|
下第后夷門乘舟至永城驛題 / 作者:薛能 |
秋賦春還計盡違,自知身是拙求知。
唯思曠海為休處,忽喜孤舟似去時。
連浦一城兼汴宋,夾堤千柳雜唐隋。
從來此恨皆前達,敢負吾君作楚辭。
|
|
下第后夷門乘舟至永城驛題解釋: 《下第后夷門乘舟至永城驛題》是唐代薛能的一首詩。下第意指考試未中,夷門指襄陽的別稱,永城驛指河南永城的一個驛站。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能的不滿和追求知識的堅持,同時也抒發了對曠遠海洋的向往和對孤舟歸去的喜悅之情。詩中還描繪了連綿的浦城和夾堤上千株繁茂的柳樹,展示了唐隋時期的繁華景象。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前途的失望和追求知識的決心,詩意深沉,富有哲理。
譯文如下:
秋天已過,計劃都沒有達成,我自己也知道自己學問淺薄。只有想著遠離喧囂,尋找寧靜的海洋,忽然高興起來,孤舟歸去的時光仿佛已經到來。
浦城是一座兼容并蓄的城池,同時擁有汴宋兩代的繁華,夾堤上有成千株雜插的柳樹,艷麗迷人,唐隋的風格也都在其中。一直以來,我對自己未能達成愿望都是非常后悔的,我不敢虧欠吾君所寫作的楚辭。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學識不深的自責和對未來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寧靜和遠方的向往之情。通過描繪浦城和夾堤上的景物,詩人展示了唐隋時期的繁華景象,同時也表達了對能力不足的懊悔之情。整首詩意深沉,言簡意賅,寓意深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