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樓 / 作者:薛能 |
高檻起邊愁,荔枝誰致樓。
會須教匠坼,不欲見蠻陬。
樹痺無春影,天連覺漢流。
仲宣如可擬,即此是荊州。
|
|
荔枝樓解釋: 荔枝樓,位于高檻上,面對著邊疆的憂愁,
不知是誰將荔枝送到樓上。
形容看見的人如匠人般驕傲地切割之后,
不想看見那粗野的蠻陬。
長滿苔蘚的樹木,沒有春天的影子,
天空和流逝的漢水連在一起。
如同荊州的景色,與仲宣的作品相似,
就在這里,這就是荊州。
詩詞的中文譯文:
荔枝樓,位于高檻上,面對著邊疆的憂愁,
不知是誰將荔枝送到樓上。
形容看見的人如匠人般驕傲地切割之后,
不想看見那粗野的蠻陬。
長滿苔蘚的樹木,沒有春天的影子,
天空和流逝的漢水連在一起。
如同荊州的景色,與仲宣的作品相似,
就在這里,這就是荊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荔枝樓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詩中的荔枝樓位于高檻上,面對著邊疆的憂愁,表達了作者對邊境的思念和憂愁之情。不知是誰將荔枝送到樓上,暗示了荔枝樓既是一個望遠臺,也是一座享受荔枝美味的地方。
詩句中的“會須教匠坼,不欲見蠻陬”傳達了作者對粗俗的東西的厭惡,希望看見的人能如匠人般技藝嫻熟,不愿看見那些粗鄙的人。
詩中還描繪了荔枝樓周圍的環境,長滿苔蘚的樹木,沒有春天的影子,天空和流逝的漢水連在一起,展現出荔枝樓所在的荊州的特色景色。最后一句“即此是荊州”,表達了作者的真實感受,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與仲宣的作品相比較,認為這里所展現的景色就是真正的荊州。
這首詩通過描繪荔枝樓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展示了荊州的風貌,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對荊州的熱愛之情。整個詩篇感情細膩真摯,氣韻綿長,給人以美麗而富有意境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