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崔學士赴東川 / 作者:薛能 |
羽人仙籍冠浮丘,欲作酂侯且蜀侯,導騎已多行劍閣,親軍全到近綿州。
文翁勸學人應戀,魏絳和戎戍自休。
唯有夜樽歡莫厭,廟堂他日少閑游。
|
|
送崔學士赴東川解釋: 《送崔學士赴東川》是唐代詩人薛能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薛能送別崔學士去東川的情景,探討了士人應當努力學習和忠于國家的重要性。
中文譯文:
羽人仙籍冠浮丘,
欲作酂侯且蜀侯,
導騎已多行劍閣,
親軍全到近綿州。
文翁勸學人應戀,
魏絳和戎戍自休。
唯有夜樽歡莫厭,
廟堂他日少閑游。
詩意:
這首詩詞講述了薛能送別崔學士去東川的場景。首先,他表達了對崔學士的贊美,將他比喻為仙籍飄飄的羽人,意味著他將要取得仙籍之位。崔學士被派往東川時,他的目標是成為酂侯或蜀侯,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目標。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崔學士的隊伍已經通過劍閣,親軍已經到達了臨近綿州的地方。這表明崔學士已經開始了他的旅程,并且他的隊伍非常壯大。
詩的下半部分,則是薛能向文翁、魏絳表達了對學習和忠誠的重要性的思考。他指明士人應該專心致志于學習,而不被世俗的娛樂所誘惑。同時,他提到了魏絳和戎戍,暗示他們可以休閑放松,因為他們已經放下了戰爭。最后,薛能表示,只有夜晚的飲酒歡樂才能使人滿足,而廟堂的繁忙則使得他將來很少有機會休閑游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送別的場景,表達了薛能對崔學士遠行的祝愿,并表達了對士人專心學習和忠于國家的思考。詩中使用了較為華麗的詞語和意象,如“羽人仙籍”、“酂侯且蜀侯”等,給人一種高尚的感覺。詩的表達方式優美流暢,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士人境遇的思考。整首詩詞既有情感的真摯表達,又有思想的深刻思考,呈現了唐代士人的學識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