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寓懷 / 作者:薛能 |
幽拙未謀身,無端患不均。
盜憎猶念物,花盡不知春。
井邑常多弊,江山豈有神。
犍為何處在,一擬吊埋輪。
|
|
春日寓懷解釋: 《春日寓懷》是唐代詩人薛能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抒發了懷古傷今的情感,訴說了自己的無奈和憂愁。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幽拙未謀身,無端患不均。
盜憎猶念物,花盡不知春。
井邑常多弊,江山豈有神。
犍為何處在,一擬吊埋輪。
詩意和賞析:
詩人在《春日寓懷》中以春日為背景,抒發了自己對社會現實的感慨和思考。詩人首先表達了自己的陳跡幽拙,無法謀身的境遇,面對無端的不公平而倍感困擾。盜賊憎恨之人依然對物質眷戀,而春天的花兒卻無法感受到,顯示了人性的冷漠和虛空。
接下來,詩人提到井邑(指村莊)經常存在種種弊端,江山之間又豈有什么神靈可以拯救。通過這兩句,詩人點明了社會的不公和無助,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反思。最后一句詩,詩人以犍為(古時的地名,位于今四川省樂山市)為切入點,以自己的身份一擬去吊埋輪(指吊羅漢),表達了自己的自省和無奈。整首詩流露出了詩人無奈社會現實的情感,以及對命運的無奈和對境遇的無奈。
《春日寓懷》通過寫實詩意,傳遞了對現實的反思和對命運的無奈,探討了個人對社會的無力感,也反映了詩人對宿命和社會現實的深切思考。同時,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語言,增強了詩詞的感染力和藝術性。該詩以一種誠實的姿態面對現實,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思想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