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山中述事 / 作者:薛能 |
初宵門未掩,獨坐對霜空。
極目故鄉月,滿溪寒草風。
樵聲當嶺上,僧語在云中。
正恨歸期晚,蕭蕭聞塞鴻。
|
|
秋夜山中述事解釋: 《秋夜山中述事》是唐代薛能創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初宵門未掩,獨坐對霜空。
極目故鄉月,滿溪寒草風。
樵聲當嶺上,僧語在云中。
正恨歸期晚,蕭蕭聞塞鴻。
詩意:
這是一首描寫秋夜山中景色的詩詞。詩人登高遠眺,夜晚山中靜謐的景色在他面前展開。他獨自坐在山野之中,對著蒼茫的夜空。他極目望去,看到故鄉的明亮月光,河溪中水草隨風搖擺。山中樵夫的劈柴聲在山脊上回蕩,僧人的佛號聲在云中回響。詩人感嘆著歸期遲遲不至,耳中傳來孤雁飛過的聲音,使他更加寂寥。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寥寥無幾的筆墨,描繪出秋夜山中的靜謐景色,通過具體的描寫,展示了詩人的孤寂之感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在這樣的夜晚,遠離塵囂,身臨山野之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安靜和寧和。他抬頭望見故鄉的明亮月光,注視著滿溪的寒草和微風中的搖曳。他在靜默與寂寥中體驗著內心的蒼涼和無助。同時,詩人表達了對歸期的期待和對離鄉之苦的感嘆。最后,孤雁的鳴叫聲更是增添了詩人深深的寂寥情懷。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山野夜景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內在情感的抒發。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觀察和借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以此表達了他的孤寂、思鄉和無奈之情。這種將人與自然相結合的手法,賦予詩歌以更加生動和豐富的意境,使詩人的情感更加真實貼切。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山中的寂靜畫面,給讀者帶來了一種靜謐和孤獨中的美感。同時,詩人對故鄉和歸期的思念,以及對高遠山水的追求,也透露出他對自由和尋找內心歸屬的渴望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