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 / 作者:薛能 |
柳營茅土倦粗材,因向山家乞翠栽。
清露便教終夜滴,好風疑是故園來。
欄邊匠去朱猶濕,溉后蟲浮穴暗開。
他日會應威鳳至,莫辭公府受塵埃。
|
|
新竹解釋: 《新竹》是唐代薛能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喜愛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柳營茅土倦粗材,
因向山家乞翠栽。
清露便教終夜滴,
好風疑是故園來。
欄邊匠去朱猶濕,
溉后蟲浮穴暗開。
他日會應威鳳至,
莫辭公府受塵埃。
譯文:
茅草廬舍制作的竹器顯得粗糙無菁。因此,我來到山中向山家乞求精美的竹根。清露滴下,仿佛在告訴我整夜的時間。美好的風似乎是從故園吹來。欄桿上的油漆還沒干透,灑上紅漆卻還濕漉漉的。澆灌過的土壤有些蟲子懸浮,他們在暗處開著巢穴。將來會迎來威嚴的鳳凰,你應該到我府上接受塵埃。
詩詞中的“新竹”是指著名的竹子,象征著嶄新、純潔和清新。詩人對竹子特別鐘愛,因為它們生長在山中,與自然融為一體,猶如天然的藝術品。詩人講述了自己如何到山里向居住在山中的人家乞求種植竹子的小樹苗。他描述了竹子清澈的露水滴落聲和良好的山間風景,更勾起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將來的憧憬。最后,詩人期待著“威鳳”(指名貴的品種)將來到自己的府上,心誠則靈。
這首詩通過對竹子和家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家鄉的熱愛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和渴望。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深情的思鄉之情,并通過竹子的形象來強調自然的純潔和高尚。整個詩意溫雅,篇章結構緊湊,情感真摯,給人以清新、寧靜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