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詩 / 作者:薛能 |
顆如松子色如櫻,未識蹉跎欲半生。
歲杪監州曾見樹,時新入座久聞名。
|
|
荔枝詩解釋: 《荔枝詩》是唐代薛能的一首詩,描述了荔枝的色香味以及作者對荔枝的思念之情。
譯文:荔枝像松子一樣顆粒飽滿,顏色如櫻桃紅,我還未知曉歲月的荒廢已經過了半生。在監州的歲末時節曾見到過荔枝樹,如今新鮮的荔枝已經成為了座上賓,久聞其名。
詩意:詩人通過對荔枝的描述,突顯了荔枝紅艷的色彩和美味的香甜,表達了對荔枝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人也以荔枝為比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歲月的流逝。荔枝樹的春夏間短暫開花結果,與人生的蹉跎和時光的流逝相呼應。詩人通過對荔枝的描寫,抒發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賞析:《荔枝詩》通過對荔枝的描繪,展示了唐代文人對自然美的欣賞和贊美之情。詩人運用飽滿、紅艷的荔枝作為比喻,表達了對時光的流逝和人生悲歡離合的思考。荔枝樹的季節性結果也象征著短暫的美好,教人懂得珍惜和把握當下。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寫,展現了唐代文人對美的敏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深沉思念。同時,荔枝作為唐代文人喜愛的時令果品,也體現了作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和享受。整首詩意境清新,意境生動,給人一種靜謐而美好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