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海嶠丈人 / 作者:徐凝 |
萬丈只愁滄海淺,一身誰測歲華遙。
自言來此云邊住,曾看秦王樹石橋。
|
|
寄海嶠丈人解釋: 《寄海嶠丈人》是唐代徐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萬丈只愁滄海淺,
一身誰測歲華遙。
自言來此云邊住,
曾看秦王樹石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和人生的思考。詩人感慨萬丈高山只因為滄海太淺,暗喻人在世間所面臨的困境和憂慮。他對自己的一生感到茫然,不知歲月的流逝使得他的人生變得遙遠而難以捉摸。然而,詩人決定在這片云端之地安居下來,與世無爭。他曾經看到秦王修建石橋的壯麗景象,暗示他曾經擁有過輝煌的時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時光的思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寄托了自己對人生滄桑和歲月流逝的感慨之情。萬丈高山與滄海淺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在面對困境和挑戰時的無奈和無助感。詩人的自問“一身誰測歲華遙”,表達了他對自己人生軌跡的質疑,對時間的無法預測感到迷茫。然而,詩人決定遠離塵囂,在云端之地安居,表現出他對安寧和寧靜的向往。
詩的最后兩句,描繪了詩人曾經目睹過秦王修建石橋的景象。這里通過歷史人物和壯麗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輝煌和壯麗的氛圍,與詩中的愁緒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比喻手法使得詩意更加豐富而深遠,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產生共鳴,并引發對人生和歲月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