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瀑布 / 作者:江為 |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萬里朝滄海,千尋出白云。
寒聲終自遠,靈派孰為分。
除卻天臺后,平流莫可群。
|
|
瀑布解釋: 《瀑布》是唐代詩人江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廬山位于正南方,瀑布聲古來有名。它從萬里之遙奔流入大海,千層白云中涌現。寒冷的聲音遙遠綿長,不知派別是何分。只有在天臺之后,才能看到平緩的流水,沒有任何群集。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廬山的瀑布景觀。詩人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瀑布的壯麗景象和聲音的傳播。瀑布從遙遠的地方奔流而來,聲音回蕩在寒冷的山谷中。然而,詩人強調了在天臺之后,瀑布的水流變得平緩,沒有了前面的喧囂和聚集。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遠離塵囂、追求寧靜的向往和觀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瀑布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清幽之地的向往。詩人運用簡練的語言,使詩詞顯得生動而富有節奏感。詩中的“萬里朝滄海,千尋出白云”形象地描繪了瀑布的壯麗景象,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而“寒聲終自遠,靈派孰為分”表達了瀑布聲音的遙遠和持久,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浩渺和恢弘。最后兩句“除卻天臺后,平流莫可群”則展現了詩人對于寧靜和獨特之地的向往,天臺被視為一個理想之地,那里的瀑布平緩而平靜,沒有了前面的喧囂和擁擠。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瀑布的壯麗景象和聲音的傳播,同時表達了對寧靜和獨特之地的向往。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讓讀者感受大自然的壯麗和恢弘,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于寧靜和遠離塵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