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夢英大師 / 作者:楊徽之 |
獨攜瓶錫欲春殘,深入終南路屈盤。
萬象幽玄吟里見,一心圓寂定中觀。
翠微寺在杉松老,紫閣峰高水石寒。
莫憑危欄臨北望,滿城煙草是長安。
|
|
送夢英大師解釋: 《送夢英大師》是唐代詩人楊徽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自帶著瓶和鐵杖,欲迎春天的殘余,
深入終南山脈曲折的道路。
在吟詠中看到萬物的幽玄,
用一顆專注的心,體悟宇宙的寧靜與無常。
翠微寺座落在杉樹茂盛的山上,
紫閣峰高聳,水石冰寒。
不要倚欄遠望北方,
周圍盡是長安城的煙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楊徽之送別夢英大師的情景。詩中展現了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詩人獨自帶著瓶和鐵杖,象征著他的行走和探索精神,他在終南山脈的曲折道路上前行,欲觸摸春天的殘余。在這個過程中,他用深邃的吟詠感受到了萬物的幽玄之處,體悟到了宇宙的寧靜和無常。翠微寺和紫閣峰則象征著山中的廟宇和高峰,給人以寧靜和高遠的感受。最后,詩人告誡自己不要倚欄遠望北方,因為周圍盡是長安城的煙草,提醒他要珍惜眼前的景色,不要過于追求遠方的浮華。
賞析:
《送夢英大師》這首詩詞以詩人的親身經歷和感悟為基礎,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營造出一幅寧靜而富有哲理的山水畫面。詩中運用了獨特的修辭手法和形象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深情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人將自然山水作為表達情感和思考的媒介,通過深入終南山脈的曲折道路,抒發了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生命的追求。他在吟詠中領悟到萬物的幽玄之處,感受到宇宙的寧靜和無常,這種對大自然的感悟使他的心境變得平靜和開闊。
翠微寺和紫閣峰是詩中的兩個象征性的景點,它們代表了山中的廟宇和高峰。翠微寺位于杉樹茂盛的山上,給人以寧靜和恬靜的感受;紫閣峰高聳入云,水石冰寒,給人以壯麗和高遠的感覺。這些山水景觀不僅豐富了詩詞的意境,同時也引發人們對山水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最后兩句詩通過對長安城的描寫,給人以一種現實的對比,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過于追逐虛幻的遠方。這樣的警示使人們反思生活的意義,呼喚人們要腳踏實地、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平靜。
總的來說,《送夢英大師》通過對自然山水的描繪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人生深層次的思考。詩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給人一種寧靜的美感,同時也引發了對生命意義和追求的思考,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獲得了一種思想上的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