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詞三首 / 作者:武元衡 |
橋山同軌會,軒后葬衣冠。
東海風波變,西陵松柏攢。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寧乾。
萬木泉扃月,空憐鳧雁寒。
容衛(wèi)曉徘徊,嚴城閶闔開。
烏號龍馭遠,遏密鳳聲哀。
昆浪黃河注,崦嵫白日頹。
恭聞天子孝,不忍望銅臺。
哀挽渭川曲,空歌汾水陽。
夜泉愁更咽,秋日慘無光。
纘夏功傳啟,興周業(yè)繼昌。
回瞻五陵上,煙雨為蒼蒼。
|
|
順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詞三首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順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詞三首》
橋山同軌會,
墳前葬衣冠。
東海風波變,
西陵松柏攢。
鼎湖仙已去,
金掌觸露干。
萬木泉扃月,
空憐鳧雁寒。
容衛(wèi)曉徘徊,
嚴城閂闔開。
烏號龍馭遠,
遏密鳳聲哀。
昆浪黃河注,
崦嵫白日頹。
恭聞天子孝,
不忍望銅臺。
哀挽渭川曲,
空歌汾水陽。
夜泉愁更咽,
秋日慘無光。
纘夏功傳啟,
興周業(yè)繼昌。
回瞻五陵上,
煙雨變蒼蒼。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武元衡為忠孝皇帝挽歌而寫的三首詞。詩詞以悲壯的筆調描繪了皇帝的喪禮場面,抒發(fā)了作者對皇帝的深深懷念和哀思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華麗辭藻、雄渾豪放的語言,表達了對逝去皇帝的悼念之情。詩中描繪了葬禮的盛況,墓前松柏濃茂,湖泊中的仙人已逝去,而嚴密的防護措施也展示了皇帝的威嚴和尊貴。詩人把皇帝的喪禮與自然景觀相對應,在詩中展示了皇帝的偉大和悲壯。
詩的結構嚴謹,運用了對仗、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詩歌更加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味。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緬懷之情,也是對皇帝的贊頌和哀悼,展示了武元衡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帝王的崇敬之情。最后兩句以“煙雨變蒼蒼”來描述回望五陵的景象,表達了時光荏苒,皇帝已成過去的感慨。整個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皇帝的敬意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