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櫟陽崇道寺聞嚴十少府趨侍 / 作者:武元衡 |
云連萬木夕沈沈,草色泉聲古院深。
聞說羊車趨盛府,何言瓊樹在東林。
松筠自古多年契,風月懷賢此夜心。
惆悵送君身未達,不堪搖落聽秋砧。
|
|
至櫟陽崇道寺聞嚴十少府趨侍解釋: 詩詞:《至櫟陽崇道寺聞嚴十少府趨侍》
云連萬木夕沈沈,
草色泉聲古院深。
聞說羊車趨盛府,
何言瓊樹在東林。
松筠自古多年契,
風月懷賢此夜心。
惆悵送君身未達,
不堪搖落聽秋砧。
中文譯文:
夜晚云霧連綿,萬木沉沉,
草色與泉聲交織,古老的院子深邃。
聽說羊車匆匆趕往盛府,
怎能言說瓊樹在東林。
松樹和竹子自古以來多年相伴,
風和月充滿對賢士的思念之夜的心。
感到憂愁,送別君子未能達到目的,
無法忍受落葉搖曳聽秋天的蟋蟀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武元衡所作,以描繪夜晚的景色和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主題。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對未能實現目標的遺憾之情。
詩的第一句“云連萬木夕沈沈”,描繪了夜晚云霧繚繞,林木沉寂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幽深的氛圍。第二句“草色泉聲古院深”,通過描寫草地的顏色和泉水的聲音,進一步加強了古樸深邃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聽說羊車趕往盛府,但他卻感到困惑,認為珍貴的瓊樹應該在東林,而不是在富貴之家。這里表達了詩人對物質追逐和虛榮的批判,強調了品德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第四句“松筠自古多年契”,松樹和竹子被視為高雅品德的象征,表達了詩人對忠誠友誼和高尚品德的向往和推崇。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風景和月亮的喜愛,以及對賢士的思念。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遺憾之情。詩人感嘆自己未能實現目標,無法與朋友共同追求理想,心情猶如搖曳的落葉,無法忍受秋天的蟋蟀聲。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事的思考,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時,詩人以自然景物為比喻,反映了他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高尚品德的歌頌,展示出了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