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李十一尚書西亭暇日書懷見寄十二韻之作 / 作者:武元衡 |
鼎鉉昔云忝,西南分主憂。
煙塵開僰道,旌節護蠻陬。
任重功無立,力微恩未酬。
據鞍慚齒發,責帥懼春秋。
高德聞鄭履,儉居稱晏裘。
三刀君入夢,九折我回輈.
時景屢遷易,茲言期退休。
方追故山事,豈謂臺階留。
遐抱清凈理,眷言蘭杜幽。
一緘瓊玖贈,萬里別離愁。
巴嶺云外沒,蜀江天際流。
懷賢耿遙思,相望鳳池頭。
|
|
酬李十一尚書西亭暇日書懷見寄十二韻之作解釋: 《酬李十一尚書西亭暇日書懷見寄十二韻之作》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鼎鉉昔云忝,西南分主憂。
煙塵開僰道,旌節護蠻陬。
任重功無立,力微恩未酬。
據鞍慚齒發,責帥懼春秋。
高德聞鄭履,儉居稱晏裘。
三刀君入夢,九折我回輈。
時景屢遷易,茲言期退休。
方追故山事,豈謂臺階留。
遐抱清凈理,眷言蘭杜幽。
一緘瓊玖贈,萬里別離愁。
巴嶺云外沒,蜀江天際流。
懷賢耿遙思,相望鳳池頭。
詩意:
這首詩是武元衡以十二韻回贈給李十一尚書的作品。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因為他在西南地區分管政務時,無法充分履行自己的責任,感到功業無法立足,恩情未能回報。他慚愧地說自己的齒發已經有些松動,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顯赫的職位。然而,他對李十一尚書的贊揚是由衷的,稱贊他的高尚品德和節儉的生活作風。他自稱在夢中受到君王的三次贊賞,但他自己卻歷經九次挫折。他認為時光變幻,希望能夠早日退休,回到故鄉追憶過去的事情,但他并不指望能夠長期停留在官位之中。他渴望追求內心的寧靜與理想,留戀蘭花和杜鵑的幽雅,但他心中充滿了與萬里之外的離別的憂傷。他描述了巴山的云霧消散,蜀江的水流向天際的景象,表達了對賢人的懷念和對遠方的思念,他們相望在鳳池之畔。
賞析:
這首詩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處境的反思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通過形象的描繪和抒發情感,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詩中表達了對功業和恩情未能圓滿的遺憾,以及對清凈理想和離別之苦的感慨。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友人高尚品德和對遠方的思念之情。整首詩章既有政治上的憂慮和思考,也有個人情感的表達,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使詩詞更加豐富和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