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伯比和回字復次韻 / 作者:蘇軾 |
田里馮生甯屑去,湖海陳侯猶肯來。
詩書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
騎上下山亦疏矣,儵從容出何為哉。
市橋十步即塵土,晚雨瀟瀟殊未回。
|
|
陳伯比和回字復次韻解釋:
《陳伯比和回字復次韻》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一幅田園景色和作者自我安慰的心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田里馮生甯屑去,
湖海陳侯猶肯來。
詩書好在家四壁,
蒲柳蓊然城一隈。
騎上下山亦疏矣,
儵從容出何為哉。
市橋十步即塵土,
晚雨瀟瀟殊未回。
中文譯文:
馮生甯從田地里離開,
陳侯從湖海中仍然前來。
詩書最好在家的四壁上,
蒲柳郁郁蔥蔥圍繞城墻。
騎馬上下山也很從容,
為何匆忙地出門行走呢?
市橋上走十步就有塵土,
晚雨紛紛才開始回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田園景色和自身心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蘇軾對寧靜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自己境遇的反思。
詩的開頭提到馮生甯離開田地,陳侯仍然前來,暗示著流動的人事物,暗合了人世的變遷和無常。接著,作者表達了自己對詩書和溫馨家庭的喜愛,將詩書收藏在家中的四壁上,同時描繪了城墻周圍蒲柳茂盛的景象,展現了寧靜和安逸的生活場景。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作者描述了自己騎馬上下山的從容自在,暗示著他對世俗榮辱的淡漠態度。然而,他也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質疑,問自己為何出門行走,表達了對自己行為的矛盾思考。
最后兩句中,市橋上的塵土和晚雨的不歸,象征著人世的浮沉和無常。市橋十步即塵土,意味著塵世的繁華和喧囂;晚雨瀟瀟殊未回,暗示著時光的流失和不可逆轉的變化。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自我思考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折射出他對人世變遷和時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