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 作者:武元衡 |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
|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解釋: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朝代:唐代,作者: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詩意:
這首詩詞是武元衡給朱放拾遺的一封夏日寄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對名利的淡漠以及對美好自然和憂愁心情的描繪。詩中還回憶了東林寺,將其視為詩人的精神家園,以及對詩家的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對夏日雨天的感受和思考。首句“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的自信,他認為自己的才華不亞于傳世之才谷永,但并不追求拜見權貴。接下來的兩句“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描繪了夏季的氣候,小暑時分金陽酷熱,而麥子已經到了成熟的秋天,微涼的感覺透露出一種宜人的涼爽。
下面兩句“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展示了作者對遠山和暮雨的觀察和情感。作者欹枕窗戶,遠眺山景,感嘆遠山的壯麗和美麗。而暮雨則使他閉門不出,心生愁緒。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緒。
最后兩句“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表明作者對東林寺的懷念和敬仰。東林寺是一個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被視為詩人的精神家園。作者將其賦予“詩家第一流”的美譽,表達了對詩家的崇敬和對文化藝術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才華、名利的態度,以及對美好自然和文化庇護所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