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軍 / 作者:劉庭琦 |
朔風吹寒塞,胡沙千萬里。
陳云出岱山,孤月生海水。
決勝方求敵,銜恩本輕死。
蕭蕭牧馬鳴,中夜拔劍起。
|
|
從軍解釋: 《從軍》
朔風吹寒塞,胡沙千萬里。
陳云出岱山,孤月生海水。
決勝方求敵,銜恩本輕死。
蕭蕭牧馬鳴,中夜拔劍起。
中文譯文:朔風吹過寒冷的邊塞,漫天黃沙延伸千萬里。
陳云從岱山出發,孤月照耀海面的波濤。
為了取得勝利,英雄們不畏生死。
草原上馬兒呼嘯而過,深夜中拔出劍起舞。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從軍的情景。朔風和胡沙象征著邊塞的荒涼與艱苦,岱山和海水則代表著出征的遠行。作者以決勝為目標,義無反顧地追求敵人,心中的恩情變得微不足道,只為國家的和平與勝利而輕視生死。詩末的馬兒呼嘯和劍的起舞,則展現了壯烈的軍隊行進和戰斗的場面。
賞析:《從軍》通過短小的詩篇,展現了軍人的英勇和犧牲精神。詩中描寫了北方邊塞的寒冷和荒涼,以及所面臨的艱難和危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為了國家的利益,愿意放棄個人恩義,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戰場上。朔風,胡沙,岱山和海水等意象巧妙地表達了出征的距離和艱難,而馬兒呼嘯和劍的起舞更加生動地描繪了軍隊的壯烈形象。整首詩充滿了激情和豪情,向讀者展示了軍人的英勇和忠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