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京師韻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運判 / 作者:蘇軾 |
與子甥舅氏,摧頹各蒼顏。
并為東諸侯,長此佳江山。
寒松無時花,安得插髻鬟。
惟將老不死,一笑榮枯間。
我甚似樂天,但無素與蠻。
掛冠及未耄,當獲一紀閑。
子亦拙進取,才高命堅頑。
譬如萬斛舟,行此九折灣。
仲氏新得道,一漚目塵寰。
歲晚家鄉路,莫遣生榛菅。
|
|
次京師韻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運判解釋:
《次京師韻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運判》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與子甥舅氏,摧頹各蒼顏。
并為東諸侯,長此佳江山。
寒松無時花,安得插髻鬟。
惟將老不死,一笑榮枯間。
我甚似樂天,但無素與蠻。
掛冠及未耄,當獲一紀閑。
子亦拙進取,才高命堅頑。
譬如萬斛舟,行此九折灣。
仲氏新得道,一漚目塵寰。
歲晚家鄉路,莫遣生榛菅。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送別他的表弟程懿叔前往夔州擔任運判的作品。詩中表達了蘇軾對程懿叔的贊美和祝福,以及對自己和程懿叔命運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與程懿叔的親屬關系作為開篇,表達了詩人對程懿叔的深厚感情。"與子甥舅氏,摧頹各蒼顏。"意指與表弟程懿叔一同經歷了歲月的風霜,彼此的容顏逐漸蒼老。
接著,蘇軾用"并為東諸侯,長此佳江山。"表達了對程懿叔前途的祝福,希望他在夔州能有出色的表現,成為東方諸侯,為國家的江山長治久安做出貢獻。
"寒松無時花,安得插髻鬟。"這兩句表達了蘇軾對自己年事已高的感慨。寒松雖然常年挺立,但卻無時開花,暗喻蘇軾已經過了年輕時的風華,無法再享受到青春的美好。"插髻鬟"則是指蘇軾已經沒有年輕女子的裝飾,再也回不到年少時的容貌。
接下來,蘇軾表示自己將以樂觀的態度面對老去和生死,"惟將老不死,一笑榮枯間。"他像樂天一樣坦然接受生命的榮辱得失,不為外物所動。"我甚似樂天,但無素與蠻。"這句話表達了蘇軾自比于樂天,但又承認自己沒有樂天那樣的超然境界。
蘇軾繼續表達了對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夠在掛冠之后,享受一段寧靜的時光:"掛冠及未耄,當獲一紀閑。"他希望自己在離開官場之后,能夠過上寧靜自在的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縛。
接下來,蘇軾轉向表揚程懿叔的才華和堅韌:"子亦拙進取,才高命堅頑。"他贊賞程懿叔的進取心和才華,相信他在夔州擔任運判的工作中能夠堅持不懈,取得成功。
最后兩句"譬如萬斛舟,行此九折灣。仲氏新得道,一漚目塵寰。"表達了對程懿叔前程的期許。蘇軾以船行九曲之灣的比喻,暗示程懿叔在前進的道路上可能會遇到曲折和困難,但他相信程懿叔能夠化解困境,取得成功。"仲氏新得道"指程懿叔在官場上剛剛起步,"一漚目塵寰"表示他將在廣闊的世界中展現自己的才華。
整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表弟程懿叔的情感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蘇軾對自己年老和生命的思考。他以樂天的態度面對人生的起伏和無常,對未來抱有希望和期許。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