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 / 作者:蘇軾 |
華燈閟艱歲,冷月掛空府。
三吳重時節,九陌自歌舞。
云從月幾望,遂至一百五。
嘉辰可屈指,樂事相繼武。
今宵掃云陣,極目凈天宇。
嬉游各忘歸,闐咽頃未睹。
飛球互明滅,激水相吞吐。
老去反兒童,歸來尚鐃鼓。
新年消暗雪,舊歲添絲縷。
何時九江城,相對兩漁父。
|
|
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解釋:
《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華燈閟艱歲,
冷月掛空府。
三吳重時節,
九陌自歌舞。
云從月幾望,
遂至一百五。
嘉辰可屈指,
樂事相繼武。
今宵掃云陣,
極目凈天宇。
嬉游各忘歸,
闐咽頃未睹。
飛球互明滅,
激水相吞吐。
老去反兒童,
歸來尚鐃鼓。
新年消暗雪,
舊歲添絲縷。
何時九江城,
相對兩漁父。
中文譯文:
華麗的燈光照亮了困苦的歲月,
寒冷的月亮懸掛在空曠的宅院。
三個吳地(指吳、越、楚)重要的時節,
九條大街上自發歌舞。
白云從月亮的邊緣出現,
逐漸到達了一百五十。
喜慶的時光可以用手指頭數,
快樂的事情一個接一個地發生。
今夜掃除云霧的阻隔,
遠眺著清澈的天空。
游玩的人們都忘記了回家,
熱鬧聲漸漸消失未曾見到。
飛動的球體互相閃爍,
激動的水流相互吞吐。
老去的人反而像孩子一樣,
回來時還能聽到鐃鼓聲。
新年將消融冰雪的陰霾,
舊歲又增添了一絲絲縷。
何時才能在九江城,
與兩位漁父相對而坐。
詩意和賞析:
蘇軾在這首詩詞中描繪了上元節(農歷正月十五)的熱鬧景象。詩中的華燈和歌舞反映了人們歡度節日的喜慶氛圍。作者以流暢的筆觸描繪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他通過描述云、月、球、水等自然景象,展示了時間的變幻和生活的多彩。詩的末句表達了蘇軾對鄉愁和故鄉的思念,渴望回到九江城與兩位漁父共話故事。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熱鬧而喜慶的上元節景象,展現了人們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歡樂的渴望。蘇軾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變化,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視和對鄉愁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流暢而自然,富有意境,是蘇軾典型的豪放派作品之一,展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