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始經曲阿 / 作者:蘇軾 |
虞人非其招,欲往畏簡書。
穆生責醴酒,先見我不如。
江左古弱國,強臣擅天衢。
淵明墮詩酒,遂與功名疏。
我生值良時,朱金義當紆。
天命適如此,幸收廢棄余。
獨有愧此翁,大名難久居。
不思犧牛龜,兼取熊掌魚。
北郊有大賚,南冠解囚拘。
眷言羅浮下,白鶴返故廬。
|
|
和陶始經曲阿解釋:
《和陶始經曲阿》是蘇軾所作,該詩寫于宋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虞人非其招,欲往畏簡書。
穆生責醴酒,先見我不如。
江左古弱國,強臣擅天衢。
淵明墮詩酒,遂與功名疏。
我生值良時,朱金義當紆。
天命適如此,幸收廢棄余。
獨有愧此翁,大名難久居。
不思犧牛龜,兼取熊掌魚。
北郊有大賚,南冠解囚拘。
眷言羅浮下,白鶴返故廬。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時代轉變的背景和作者的心境。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話的形式展示了當時社會的變遷和作者的內心感受。詩中提到了虞人、穆生、淵明等人物,這些人物代表了當時社會中的不同群體和價值觀。
首先,詩中提到了虞人,他并不是受邀而來,卻想要前往,卻因為收到一封簡短的書信而心生畏懼。這表達了一個人追求進步和發展的渴望,但又對未知的未來感到恐懼和猶豫。
接著,穆生在責備醴酒,認為自己比不上作者,這里可以理解為穆生是一個志向較小的人,對功名利祿不太看重,與作者不同,作者渴望成就大事業,追求個人的價值與榮譽。
詩中提到了江左古弱國,意指南方的國家曾經歷過困頓與衰弱,而如今卻出現了強勢的權臣,這可能是對當時政治現實的隱晦批評,暗示著當時社會的不公和權力的集中。
淵明墮詩酒,遂與功名疏,這兩句表達了淵明將自己的志向放在了飲酒作詩之上,對功名的追求不甚在意。這可以理解為作者對自己的追求和價值觀的反思,他可能認為自己在追求個人的興趣與自由時,放棄了功名利祿。
接下來,作者表達了自己生活在一個適合他的時代,天命如此,幸運地收獲了被廢棄的機會。然而,他卻感到愧疚,難以久居于世人的贊譽之中,這表明作者對自己的成就和地位并不滿足,對自己的人生有更高的期望。
最后幾句詩中出現了一些象征和隱喻,比如不思犧牛龜,兼取熊掌魚,這可能暗示了作者不愿意犧牲某些東西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希望能夠兼得所欲。
北郊有大賚,南冠解囚拘,表明北方郊外有宴會和賞賜的盛宴,而南方卻有被釋放的囚犯。這可能是對當時社會不公和政治權力的嘲諷,暗示了社會中的不平等和權力的任意運用。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白鶴返故廬,表達了作者對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里的白鶴可以理解為純潔和自由的象征,作者希望能夠回到自己的故鄉,過上寧靜而自由的生活。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話的方式,揭示了作者對社會變遷和個人價值的思考和反思。他對功名利祿的追求有所猶豫和質疑,更加看重個人的興趣和內心的追求。他希望能夠在適合自己的時代獲得機遇,并對自己的成就和地位保持一種謙遜和批判的態度。整首詩詞通過隱晦的描寫和象征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復雜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