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斿二首 / 作者:蘇軾 |
嫋嫋春風(fēng)送度關(guān),娟娟霜月照生還。
遲留歲暮江淮上,來往君家伯仲間。
未厭冰灘吼新洛,且看松雪媚南山。
野梅官柳何時動,飛蓋長橋待子閑。
|
|
和王斿二首解釋:
《和王斿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嫋嫋春風(fēng)送度關(guān),
娟娟霜月照生還。
遲留歲暮江淮上,
來往君家伯仲間。
未厭冰灘吼新洛,
且看松雪媚南山。
野梅官柳何時動,
飛蓋長橋待子閑。
譯文:
輕盈的春風(fēng)送行人過關(guān),
美麗的霜月照亮著他們的回家路。
拖延了時光,留在歲末的江淮之上,
來往于君家的兄弟之間。
尚未厭倦冰封的河灘,呼嘯著流水沖刷新洛城,
同時觀賞著松樹上的雪花迷人南山風(fēng)光。
野梅和官柳何時開始盛開?
馬車飛馳在長橋上,等待著閑暇時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詩人通過描寫春風(fēng)送行人的情景,表達了春天來臨的喜悅和溫暖。霜月照亮回家的路,暗示詩人對家庭和親情的思念。詩人留連在江淮之上,意味著他不愿離去,與親朋好友相聚,共度歲末。
詩中也描繪了自然景觀,冰封的河面和松樹上的雪花,展示了寒冷冬季的美麗與深情。詩人對野梅和官柳的期待,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渴望。
整首詩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抒發(fā)了詩人對家庭和友情的向往,以及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期待。
賞析:
蘇軾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情,通過對自然與人文的交融,表達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詩詞中的形容詞和動詞運用得恰到好處,嫋嫋、娟娟、遲留、未厭、媚南山等詞語,使詩句充滿了生動的意象和節(jié)奏感。通過對春風(fēng)、霜月、江淮、冰灘、松雪、野梅、官柳等景物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春日畫面中。
詩詞的結(jié)構(gòu)簡潔明快,以四句一聯(lián)的方式構(gòu)成,各個聯(lián)句之間通過意象和意義的呼應(yīng)相連。整首詩情感流暢,意境清新,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受。
總體來說,《和王斿二首》展現(xiàn)了蘇軾對春天和親情的熱愛,以及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期待,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溫暖和人情的真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