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黃筌畫《翎毛花蝶圖 / 作者:蘇軾 |
綠陰青子已愁人,忍見中庭燕麥新。
怊悵劉郎今白首,時來看卷覓余春。
|
|
書黃筌畫《翎毛花蝶圖解釋:
《書黃筌畫《翎毛花蝶圖》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綠陰青子已愁人,
忍見中庭燕麥新。
怊悵劉郎今白首,
時來看卷覓余春。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寫給黃筌畫《翎毛花蝶圖》的題跋。詩人在觀賞黃筌的畫作時,表達了自己對光景的感嘆和對時光流逝的憂心。他看到樹蔭下新長出的燕麥,感到綠陰已然減少,時間的推移讓他感到憂傷。他懷念過去的時光,惋惜劉郎(指劉辰翁,蘇軾的友人)如今已經年老,自己也難免衰老。然而,他仍然希望在時光流轉中能夠找到一絲余春,去欣賞和追尋美好的事物。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觸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首先,詩人以"綠陰青子已愁人"的描述,展示了光景逐漸減少的變化,綠蔭已經不如以前。這種描繪暗示了時光的消逝和事物的變遷。接著,詩人在"忍見中庭燕麥新"一句中,表達了他對新生事物的矛盾心情。他既忍不住去看新長出的燕麥,又因為它象征著時光不可逆轉的流逝而感到愁苦。然后,詩人用"怊悵劉郎今白首"表達了對友人劉辰翁年老的感慨,也暗示了自己也難免衰老的命運。最后,詩人表達了他希望在時光流轉中能夠找到一絲余春的愿望,去觀賞和尋找美好的事物。整首詩詞以淡淡的憂傷情懷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現了蘇軾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
這首詩詞結構簡練,用字深思熟慮,以寥寥數語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它通過對綠陰、燕麥和劉辰翁的描繪,折射出人們對時光流逝和衰老的焦慮與無奈。然而,詩人并未陷入消極情緒,而是帶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尋找余春的希望。整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感慨,同時也呈現出蘇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生活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