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叔達家聽琵琶 / 作者:蘇軾 |
數弦已品龍香撥,半面猶遮鳳尾槽。
新曲翻従玉連鎖,舊聲終愛郁輪袍。
夢回只記歸舟字,賦罷雙垂紫錦絳。
何異烏孫送公主,碧天無際雁行高。
|
|
宋叔達家聽琵琶解釋:
《宋叔達家聽琵琶》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蘇軾。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數弦已品龍香撥,
半面猶遮鳳尾槽。
新曲翻従玉連鎖,
舊聲終愛郁輪袍。
夢回只記歸舟字,
賦罷雙垂紫錦絳。
何異烏孫送公主,
碧天無際雁行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宋叔達家中欣賞琵琶演奏的情景。詩人品味琵琶音韻,感嘆琵琶弦上的音樂如龍吟香撥,借指琵琶音樂的妙趣。他注意到演奏者留下的面部只露出一半,就像鳳尾槽遮擋住了一部分,這增添了一種神秘感。新曲不斷翻奏,仿佛是由玉制的連鎖,而舊有的琵琶聲音卻一直讓他喜愛,就像是琵琶演奏者身穿的郁輪袍一樣。蘇軾在夢中回想起這些琵琶曲調,只記得歸舟兩個字,而他寫完文章后,將文章用紫色錦絳裝裱起來。他對琵琶的音樂與烏孫送公主的情景進行了比較,形容琵琶的音樂高飛于無邊無際的碧藍天空中,猶如雁行飛翔。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對琵琶音樂的贊美和對琵琶演奏的情景描繪為主線,通過對琵琶的音韻和演奏者的形象描繪,表達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蘇軾用龍吟香撥來形容琵琶音樂的趣味,運用鳳尾槽來比喻演奏者的遮掩,使得詩詞更富有意境和想象力。他將新曲與舊聲進行對比,表達了對傳統音樂的喜愛和對新音樂的探索。最后,他通過夢回只記歸舟字和紫錦絳的描寫,將自己對琵琶音樂的回憶與創作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對藝術創作的熱情和用心。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琵琶音樂的美妙,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將琵琶音樂與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蘇軾對音樂和藝術的獨特理解和感受。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是蘇軾詩詞創作中的一篇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