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低頭拜東野,不辭中路候淵明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但得低頭拜東野,不辭中路候淵明”是出自《蘇軾》創作的“次韻答孫侔”,總共“4”句,當前“但得低頭拜東野,不辭中路候淵明”是出自第2句。
“但得低頭拜東野,不辭中路候淵明”解釋: 您的問題引用了宋代詩人蘇軾的一首詩《次韻答孫侔》,特別是其中的兩句:“但得低頭拜東野,不辭中路候淵明”。 解釋: 1. "但得低頭拜東野":這是對唐代另一位大詩人孟浩然的敬意。"低頭拜"形象地表達出蘇軾對孟浩然詩歌成就的高度認可。 2. "不辭中路候淵明":這里的“東野”指的是孟浩然,而“淵明”是指陶淵明,一個來自晉代的隱士詩人。這句話表示蘇軾愿意在詩藝的道路上,無論距離多遠,都去迎接和學習陶淵明這樣的大家。 創作背景與感想: 蘇軾這首詩是為回應好友孫侔的一首詩而作的。當時他們都在討論詩歌創作,相互交流心得。 我的評價: 這句話充分體現了蘇軾豁達的人生態度以及對文學藝術深深的熱情。他不僅欣賞前輩的才華,更愿意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與人共勉。
查看完整“但得低頭拜東野,不辭中路候淵明”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但得低頭拜東野,不辭中路候淵明 的上一句
下一句:但得低頭拜東野,不辭中路候淵明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