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 / 作者:蘇軾 |
扶桑大繭如甕盎,天女織綃云漢上。
往來不遣鳳銜梭,誰能鼓臂投三丈。
人間刀尺不敢裁,丹青付與濠梁崔。
風蒲半折寒雁起,竹間的皪橫江梅。
畫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無處著。
好臥元龍百尺樓,笑看江水拍天流。
|
|
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解釋:
《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扶桑大繭如甕盎,
天女織綃云漢上。
往來不遣鳳銜梭,
誰能鼓臂投三丈。
人間刀尺不敢裁,
丹青付與濠梁崔。
風蒲半折寒雁起,
竹間的皪橫江梅。
畫堂粉壁翻云幕,
十里江天無處著。
好臥元龍百尺樓,
笑看江水拍天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宏大的圖畫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繪畫藝術的贊美和對自然景色的喜愛。詩中的景物充滿了濃郁的想象力和詩意。
首先,詩人描繪了一幅巨大的圖畫,描繪了一個宛如大繭的扶桑(指桑蠶的繭)懸掛在天空中,天女在云漢上織綃。這種場景給人一種神秘而美麗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這幅畫中的人物形象。他們來來往往,不需要鳳凰來送紗線,而是能夠自己鼓臂投擲,顯示了他們的高超技藝。這表達了詩人對織綃技藝的贊美,以及對那些能夠在繪畫中表現出卓越才華的藝術家的敬佩。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自然景色。詩人提到人間的刀尺都不敢裁剪這樣的景象,而是將繪畫的任務交給了濠梁崔(濠梁崔是指宋代畫家崔白),顯示了他對崔白繪畫技藝的贊賞。
接著,詩人描述了風吹動蒲葦,寒雁在半空中起飛的景象,以及竹林中的皪(音樂的一種形式)和橫臥江邊的梅花。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感覺。
最后,詩人提到畫堂上的粉壁仿佛翻動的云幕,十里江天之間沒有任何可以描繪的地方,表達了他對繪畫的無限想象和無法言表的景色。
整首詩詞以繪畫和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描繪繪畫中的場景和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藝術的贊美和對自然美的追求。這首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意境和藝術感,展現了蘇軾對美的獨特感受和對藝術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