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薛補闕入朝(一作鮑溶詩) / 作者:鮑防 |
平原門下十馀人,獨受恩多未殺身。
每嘆陸家兄弟少,更憐楊氏子孫貧。
柴門豈斷施行馬,魯酒那堪醉近臣。
賴有軍中遺令在,猶將談笑對風塵。
|
|
送薛補闕入朝(一作鮑溶詩)解釋: 《送薛補闕入朝》(一作《鮑溶詩》)是唐代文學家鮑防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狀元進士薛補闕的贊美和送行之情。
詩中,詩人首先對薛補闕的才華和收到的恩寵表示贊嘆:“平原門下十馀人,獨受恩多未殺身”,指出薛補闕是平原門下眾多官員中唯一受到恩寵而沒有喪命的人。接著,詩人嘆息陸家兄弟少,表示對陸羽兄弟能力懸殊的遺憾,同時對楊氏子孫貧困感到同情。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送別的場景。他用“柴門”“魯酒”來形容送行的情景,表達他不舍薛補闕離去,酒不醉的心情。然而,他安慰自己:薛補闕還能依據軍中遺令,與人暢談,融入到社會風塵之中。
整首詩意融媒,情感真摯。通過對薛補闕的贊美和送行表達,詩人展現了他對才華出眾、受寵的君子的欣賞以及對社會不公的擔憂。這首詩以平實的語言表現了深情厚意的友誼和送別之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