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宿京口禪院 / 作者:棲蟾 |
灘聲依舊水溶溶,岸影參差對梵宮。
楚樹七回凋舊葉,江人兩至宿秋風。
蟾蜍竹老搖疏白,菡萏池干落碎紅。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計轉如蓬。
|
|
再宿京口禪院解釋: 再宿京口禪院
灘聲依舊水溶溶,岸影參差對梵宮。
楚樹七回凋舊葉,江人兩至宿秋風。
蟾蜍竹老搖疏白,菡萏池干落碎紅。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計轉如蓬。
中文譯文:
再次宿在京口禪院
灘聲依舊,水流動如溶解般平靜,
岸上影子各異,在梵宮前相映成趣。
楚樹已經(jīng)七次凋落葉子,
江邊的人們兩次來到宿秋風中。
蟾蜍鳴叫,竹林老樹搖動,長滿空白,
池中的菡萏花片片落下,紛紛碎成紅色。
多病的支郎思考行止,
晚年的生活轉變得像蓬草漂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棲蟾寫的,以京口禪院為背景,表達了一種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幻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用自然景色和人物行為來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滄桑。
通過描寫灘聲、水流、岸影等自然景物,表達了時間的連續(xù)和恒久不變。禪院與自然景色相映成趣,凸顯了寧靜、簡樸的禪意。楚樹七次凋落葉子,江邊的人們兩次來到宿秋風中,暗示了人生的消長和時間的流逝。
蟾蜍鳴叫,竹林老樹搖動,長滿空白,池中的菡萏花片片落下,紛紛碎成紅色。這些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事物的衰老、消亡。
最后兩句“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計轉如蓬”,描寫了詩人自身的困境和對人生的反思。多病的支郎思考著該如何應對自己的行動和生計,晚年的生活變得不穩(wěn)定,像蓬草一樣漂流不定。
整首詩以禪意渲染了時光的變幻和人生的無常,給人以深思。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動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慨與思考,引人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