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眺 / 作者:孟賓于 |
倚杖殘秋里,吟中四顧頻。
西風天際雁,落日渡頭人。
草色衰平野,山陰斂暮塵。
卻尋苔徑去,明月照村鄰。
|
|
晚眺解釋: 《晚眺》是唐代文學家孟賓于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傍晚的景色,展現了孟賓于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倚著拐杖,站在殘秋的田地里,經常吟誦。西風吹過天際,雁兒飛過,夕陽漸漸落下來,身邊有人渡過河邊。野草顏色凋謝,平坦的原野上,山影藏起了暮塵。我又開始尋找那條長滿苔蘚的小徑,明亮的月光照在村莊附近。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和沉思的氛圍中。孟賓于以自然景色為背景,寄托了自己對人生、時光流轉和心靈追尋的思考。
詩的詩意在于,通過描繪秋天傍晚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作者以殘秋的景色為背景,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的變遷,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寂寥。詩中的“西風天際雁”和“落日渡頭人”等景象,凸顯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而詩的結尾,“卻尋苔徑去,明月照村鄰”,則展示了作者對心靈追尋的渴望和對安寧鄉村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優美的語言,精準的描寫,傳遞了孟賓于對生命、自然和寂寥的思考。詩中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平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這使得這首詩具有普遍的詩意和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