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鑾坡上南望 / 作者:鄭畋 |
玉晨鐘韻上清虛,畫戟祥煙拱帝居。
極眼向南無限地,綠煙深處認中書。
|
|
金鑾坡上南望解釋: 《金鑾坡上南望》是唐代鄭畋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作者站在金鑾坡上,遠望南方的壯麗景色,感嘆著帝王的威嚴與權勢,也傳達出對中央政權的忠誠與敬畏之情。
該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清晨,鐘聲回蕩在上清虛,
畫戟之下,煙霧熾盛,猶如拱衛帝居。
我遙望南方,沒有盡頭的大地,
碧綠的青山深處,藏著中央政權的書簡。
這首詩以壯美的景色和巧妙的比喻來表達作者對帝王的景仰和對中央政權的敬畏之情。詩中以清晨的時刻和鐘聲作為開篇,營造出寧靜祥和的氛圍。鐘聲回蕩在上清虛之中,寓意著帝王的輝煌與威嚴。而畫戟祥煙拱帝居,煙霧繚繞的畫戟象征著守護和庇佑皇帝的力量。這些描寫讓人感受到帝王所擁有的權力和地位。
接著,詩人以目光望向南方,展現了無邊無際的壯麗景色。極眼向南無限地,是對南方的遼闊和廣袤的形象描繪。綠煙深處認中書,以綠煙深處認中書的方式描繪了中央政權的神秘和莊嚴。中央政權坐落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之中,宛如隱秘的寶藏,需要詩人用遠望和深思來感受和理解。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帝王權勢和中央政權的景仰和敬畏之情。通過運用相似的音韻和對比的表達手法,將景色與權力相聯系,展現出唐代壯麗的帝國景象和崇拜之情。該詩以自然景色為載體,反映了唐代文人兒女對于君王與政權的向往和臣民情感的飽滿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