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洞庭 / 作者:鄭遨 |
月到君山酒半醒,朗吟疑有水仙聽。
無人識我真閑事,贏得高秋看洞庭。
|
|
宿洞庭解釋: 《宿洞庭》是唐代詩人鄭遨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作者在洞庭湖畔宿醉時的情景,表達(dá)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月亮升起到君山,我喝醉了一半,高聲吟唱,仿佛水仙也會聽見。沒有人認(rèn)識我的真實處境,我只是為了享受這美好的秋天來看洞庭湖。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詩人在洞庭湖邊宿醉時的情景。月亮升起,他的思緒也隨之飄蕩起來,感到自己仿佛在欣賞美妙的景色的同時也與自然融為一體。他的吟唱聲仿佛能夠傳遞到水仙的耳中,表達(dá)了作者對自然的驚嘆和贊美之情。詩人感覺無人能夠真正理解他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和追求,他享受著這樣一個靜謐而自由的時刻,所以他贏得了高遠(yuǎn)的秋天來欣賞洞庭湖的美景。
這首詩強(qiáng)調(diào)了自然與人的融合,以及對自然美的追求和享受。作者在自然中尋找靈感和平靜,通過吟唱傾訴內(nèi)心的感受,并渴望能夠享受生活中的閑適和寧靜。整首詩意境變化自然,透露出深深的人文情懷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