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 / 作者:徐夤 |
翠染瑯粉漸開,東南移得會稽栽。
游絲掛處漁竿去,綠水夾時龍影來。
風觸有聲含六律,露沾如洗絕浮埃。
王猷舊宅無人到,抱卻清陰蓋綠苔。
|
|
竹解釋: 《竹》是唐代徐夤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翠染瑯粉漸開,
東南移得會稽栽。
游絲掛處漁竿去,
綠水夾時龍影來。
風觸有聲含六律,
露沾如洗絕浮埃。
王猷舊宅無人到,
抱卻清陰蓋綠苔。
譯文:
嫩綠的竹葉逐漸染上了瑯瑯的粉色,
被移植到東南的會稽地方生長。
游絲掛在漁竿上,漁夫離去,
綠水中時而出現龍的倩影。
微風拂過,發出悅耳的聲響,遵守著六律的韻律,
露水的滋潤如同洗凈了一切塵埃。
王猷的舊宅已經無人到訪,
清涼的陰影下覆蓋著青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竹子的自然景觀,展現了竹子的獨特魅力和美感。徐夤以細膩的筆觸,將竹子的生長和環境描繪得淋漓盡致。
詩的開篇以翠綠的竹葉染上瑯瑯的粉色為開端,形容了竹葉的嫩綠和漸變的顏色,展示了竹子生長的美麗景象。接著,詩中提到竹子被移植到會稽地方生長,表達了竹子在不同地方移植生長的形象,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對竹子的重視。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漁夫離去時,游絲掛在漁竿上的情景,以及綠水中龍的影子的出現。這些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增添了詩的神秘和浪漫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風觸竹葉發出聲響和露水洗凈竹葉的描寫,強調了竹子的生機和清新感。最后兩句描述了王猷的舊宅無人到訪的情景,清陰下覆蓋著青苔,表達了歲月流轉、事物更迭的寂寥之感。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構建了竹子的生長環境,展示了竹子的純潔、清新和寂靜之美,同時也抒發了對逝去歲月和事物更迭的感慨。徐夤以簡潔而精細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世間變遷的思考,使這首詩具有了深遠的意義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