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居 / 作者:徐夤 |
鶴性松心合在山,五侯門館怯趨攀。
三年臥病不能免,一日受恩方得還。
明月送人沿驛路,白云隨馬入柴關。
笑他范蠡貪婪甚,相罷金多始退閑。
|
|
退居解釋: 《退居》是唐代徐夤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描繪了作者因為病痛而退隱山林,并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自然的向往。
詩中描述了鶴返山林的景象,以此比喻作者的退隱生活,鶴(象征高潔)性喜居于松樹之間,作者也希望在山間隱居。然而,現實的功名利祿使得五侯門館(指朝廷高官顯貴)追逐的人們不愿意追隨鶴一樣退隱山林。
詩的第二段表達了作者因為病痛不得不退居的情況,描述了他在床榻之上度過了三年的病患。然而,在一天接受帝王的恩寵之后,他才得以重返自由。
第三段中,明月送別和白云隨馬入柴關,形容作者離開朝廷重新返回山林。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范蠡(春秋時期越國的名臣)貪婪的嘲諷,他認為相對金錢財富而言,退隱生活更加寧靜、悠閑。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不滿,對病痛的苦惱,以及對山林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詩中也對當時社會的現實問題進行了批判和嘲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