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陵即事 / 作者:徐夤 |
早年師友教為文,賣卻魚舟網典墳。
國有安危期日諫,家無擔石暫從軍。
非才豈合攀丹桂,多病猶堪伴白云。
爭得千鐘季孫粟,滄洲歸與故人分。
|
|
溫陵即事解釋: 溫陵即事
早年師友教為文,
賣卻魚舟網典墳。
國有安危期日諫,
家無擔石暫從軍。
非才豈合攀丹桂,
多病猶堪伴白云。
爭得千鐘季孫粟,
滄洲歸與故人分。
譯文:
早年師友教我學習文學,
賣掉了漁船,負債安葬故人墳墓。
國家安危時刻期待著日夜的諫言,
家中沒有負擔暫時從軍。
我的才華并不足以攀登那紅艷的丹桂花,
盡管我多病,卻愿意與白云為伴。
我愿爭取千鐘的季孫粟,
讓滄洲去歸還給我的故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徐夤的人生經歷和內心情感。徐夤早年以文學為業,但由于經濟困難,不得不賣掉了自己的漁船來支付故人的葬禮費用。然而,他并沒有因為貧困而放棄對國家的關心,仍然時刻準備發表自己的諫言,以期國家安定。此外,作者家中也沒有太多的負擔,因此他決定暫時從軍,為國家盡一份力。雖然作者并非才華出眾,但他依然希望與白云為伴,追求自己內心的自由和寧靜。
詩詞中的“非才豈合攀丹桂”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的謙虛和對名利的淡漠態度。他認為自己的才華并不足以攀登名利之花,更重要的是與自然相伴的寧靜和喜悅。
最后一句“爭得千鐘季孫粟,滄洲歸與故人分”則是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情感的珍視。他表示愿意通過努力獲得豐收的季孫粟,然后將滄洲歸還給故去的朋友,以表達對友誼的敬重和思念。
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現了徐夤個人對國家和友情的情感,以及他對自然寧靜和內心滿足的追求。詩意深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立思考和對真理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