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侯坐上觀琉璃瓶中游魚 / 作者:徐夤 |
寶器一泓銀漢水,錦鱗才動即先知。
似涵明月波寧隔,欲上輕冰律未移。
薄霧罩來分咫尺,碧綃籠處較毫厘。
文翁未得沈香餌,擬置金盤召左慈。
|
|
郡侯坐上觀琉璃瓶中游魚解釋: 《郡侯坐上觀琉璃瓶中游魚》是唐代徐夤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郡侯坐上觀琉璃瓶中游魚,
寶器中的銀漢水一片,
錦鱗的魚兒動一下便能預知先。
仿佛瓶中明月的波紋沒有阻隔,
欲躍上去的輕冰卻未移動。
薄霧籠罩下,距離只有咫尺之遙,
碧綃般的網(wǎng)籠里次第分辨細微差別。
文翁還沒有得到沈香作餌料,
準備放在金盤上,召喚左慈前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富有想象力的場景,以琉璃瓶中的游魚為中心,描繪了一系列細膩的畫面。
首先,詩人描述了琉璃瓶中的水,將其形容為一泓銀漢水。這里的銀漢水指的是銀河,暗示琉璃瓶中的水是如此清澈明亮。而底下的游魚,僅僅一動就能預知先。這里表達了魚兒的靈敏和敏銳的觸覺,同時也隱喻了天人之間的聯(lián)系。
接著,詩人描述了瓶中的波紋和冰面。波紋仿佛沒有隔閡,但輕冰卻未移動。這里顯露了一個奇妙的景象,波紋仿佛是個隱形的薄膜,而冰面則凝固不動。這個矛盾的景象無疑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
最后,詩人想要引出文翁和左慈兩個修仙的人物。文翁準備放置沈香作為餌料,希望能夠引誘出左慈。文翁是一個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而左慈則是道教中的重要人物,被稱為神仙。
整首詩詞以琉璃瓶中的游魚為線索,以它預知先的能力和獨特的環(huán)境為基礎(chǔ),用豐富的意象和想象力描繪了一個神秘而有趣的場景,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