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 作者:徐夤 |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來東出幾時休。
莫言通海能通漢,雖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堯女怨,汾河秋泛漢皇愁。
洪波激湍歸何處,二月桃花滿眼流。
|
|
水解釋: 《水》
火性何如水性柔,
西來東出幾時休。
莫言通海能通漢,
雖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堯女怨,
汾河秋泛漢皇愁。
洪波激湍歸何處,
二月桃花滿眼流。
【中文譯文】
火性雖強,但無法與水性的柔軟相比,
水從西方流向東方,不知何時才會停止。
不要說水能通達海洋就一定能通達漢江,
即使能解決浮舟問題也會帶來更多的翻船之困擾。
湘江與浦江中,沈堯的女兒怨恨交織,
汾河之上,秋天里泛起了漢皇的憂愁。
洪波激起湍流的水流將歸向何處,
二月時桃花盛開,美景如詩眼前流轉。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水的性質和流動為主題,通過水的柔軟與火的熾烈進行對比,表達了水的特性使其可以克服火的困擾,并以其柔軟和流動性賦予其無窮的生命力和執著追求。作者描繪了水從西方流向東方的不息之勢,表達了水流永不停歇的態勢和對生命的堅守。詩中提到火和船的對應,暗指生命中的困難和磨難,即使能解決某個問題,也可能會引發更多困境,暗示生活中的困頓和無奈。詩中還融入了情感元素,湘江和浦江上女兒的怨恨和汾河的愁思,表達了生活中的痛苦和無奈。最后,通過洪波和湍流的描繪,再結合二月桃花盛開的景象,傳達出生命堅韌不拔的力量和美好的希望。整首詩通過對水的描繪和隱喻,抒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展示了生命中的喜怒哀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