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詠十韻 / 作者:徐夤 |
只合滄洲釣與耕,忽依螢燭愧功成。
未游宦路叨卑宦,才到名場得大名。
梁苑二年陪眾客,溫陵十載佐雙旌。
錢財盡是侯王惠,骨肉偕承里巷榮。
拙賦偏聞鐫印賣,惡詩親見畫圖呈。
多栽桃李期春色,闊鑿池塘許月明。
寒益輕裯饒美寢,出乘車馬免徒行。
粗支菽粟防饑歉,薄有杯盤備送迎。
僧俗共鄰棲隱樂,妻孥同愛水云清。
如今便死還甘分,莫更嫌他白發生。
|
|
自詠十韻解釋: 詩詞《自詠十韻》的中文譯文為:
只適合在滄洲垂釣與耕種,當螢火點燃時我感到愧疚,因為在未曾進入宦途的時候卻陪著卑微的官員,而當我一展才華獲得了名望時,卻在梁苑陪伴著眾多客人。我在溫陵為官十年,榮升到雙旌官職。錢財都是侯王賞賜,家人和親戚一起共享了里巷的榮耀。我的拙劣的作品卻被人買來鐫刻印章,而糟糕的詩作則親自見識過畫圖呈送。我多次種植桃樹、李樹期待著春天的花開,挖掘池塘希望有月亮的照耀。我能輕省地度過嚴寒的冬天,穿著華麗的衣袍,乘坐車馬避免步行。我種植簡陋的糧食防止饑餓,雖然簡單但還是有盤碗可準備送迎。僧人和世人共同和睦居住,我妻子和孩子也喜歡水清云淡的生活。現在我已經老去,卻仍然滿意于自己的分配,不再埋怨白發的生長。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自述的方式,描述了作者徐夤的一生經歷和心態。詩人在這首詩中自詠自贊,用簡練而質樸的語言抒發了自己不同階段的境遇和感受。
詩人先提到自己只適合在滄洲垂釣和耕種,表達了對世俗功利的反感和對簡單純樸生活的向往。接著,他回顧了自己在官場上的歷程,從陪伴卑微官員到獲得大名。雖然有了名望,但詩人卻用“愧”來形容,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淡然態度。
詩人接著回憶起自己在梁苑為官的歲月,以及溫陵的十年官職。通過描述獲得的財富和家族的榮耀,表達了對功成名就的得意和滿足。
然后,詩人提到自己的藝術才華,被人鐫刻印章并親自見證過畫圖呈送。這里透露出詩人對自己的藝術創作的獨特見解和價值認同。
最后,詩人以種植桃李、拓寬池塘等意象,展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能夠享受豐盛的衣食和便利的交通,同時也關心貧苦人民的生活,用簡樸的生活方式滿足自己和家人的需求。
整首詩表現了一種對功利和虛榮的反思,以及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詩人并非追求功名富貴,而是注重內心的滿足和生活的平衡,凸顯了他對人生真諦的探尋和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