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儀 / 作者:徐夤 |
荊楚南來又北歸,分明舌在不應違。
懷王本是無心者,籠得蒼蠅卻放飛。
|
|
張儀解釋: 《張儀》
徐夤
荊楚南來又北歸,
分明舌在不應違。
懷王本是無心者,
籠得蒼蠅卻放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張儀的故事。張儀是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政治家和謀士。他出生在楚國(楚國即荊楚),后來他四處游歷,為各國效力,最終又回到了楚國。
詩的前兩句“荊楚南來又北歸,分明舌在不應違”表達了張儀的一生跌宕起伏的經歷。他離開楚國,到其他國家效力,然后又回到楚國,這種南征北戰的經歷使他成為一個了解各國情況并能滿足各國需求的人才。
詩的后兩句“懷王本是無心者,籠得蒼蠅卻放飛”描繪了張儀對楚懷王的影響。懷王原本是一個無心理政治的君主,但張儀通過巧妙的策略和智慧,成功地籠絡了許多有才干的人才,并為楚國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這里的比喻“籠得蒼蠅卻放飛”指的是張儀能夠吸引和留住有才華的人才,使他們在楚國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文字,通過描寫張儀的經歷和對楚國的影響,表達了作者對張儀才華與智慧的贊美,以及他對政治家的敬仰之情。這首詩也提醒人們,合適的人才選擇和運用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