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令多若土,賤棄復誰沽”是出自《劉基》創作的“感時述事(十首)”,總共“20”句,當前“假令多若土,賤棄復誰沽”是出自第9句。
“假令多若土,賤棄復誰沽”解釋: 《假令多若土,賤棄復誰沽》這句詩出自明朝文學家劉基(字伯溫)所創作的組詩《感時述事(十首)》。這里我們將解釋這個具體的句子。 1. 假令:假設情況,這里是假設擁有大量的東西,如土。 2. 若土:就像堆積的泥土一樣,強調數量之多。 3. 賤棄:被看作是低賤、無價值的東西,即將這些東西丟棄。 4. 復誰沽:又有誰能來購買它們呢?這里的“沽”意為出售,提問是誰愿意接手這些被拋棄的泥土。 創作背景和感想: 《感時述事(十首)》是劉基在明朝政治動蕩、社會矛盾尖銳的時代背景下創作的一組詩歌。這句詩反映了作者對社會底層命運無常的深沉感慨,同時也折射出他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態度。 評價: 這句話具有很強的象征意味和哲理深度。通過假設擁有大量的泥土(代表物質),卻又被賤棄,無人問津,形象地揭示了社會底層民眾的命運無常以及被忽視的現實問題。 總的來說,這句詩不僅體現了劉基卓越的藝術才華,也展現了他深刻的社會觀察力和批判精神。
查看完整“假令多若土,賤棄復誰沽”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假令多若土,賤棄復誰沽 的上一句
下一句:假令多若土,賤棄復誰沽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