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雪為小山 / 作者:劉昚虛 |
飛雪伴春還,春庭曉自閑。
虛心應任道,遇賞遂成山。
峰小形全秀,巖虛勢莫攀。
以幽能皎潔,謂近可循環。
孤影臨冰鏡,寒光對玉顏。
不隨遲日盡,留顧歲華間。
|
|
積雪為小山解釋: 《積雪為小山》是唐代劉昚虛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述了飛雪來臨春天,雪在春庭上積起了小山,作者以積雪為喻,表達了虛心接受道義的態度,并將其比喻為一個小山,以表達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虛心的觀念。詩詞通過對積雪小山的描繪,揭示了道德和美的價值。
詩詞的中文譯文:
飛雪伴著春天歸來,春庭早晨自在閑適。
以虛心來應對道義,如果受到贊賞,它將變成小山。
小山峰巒形狀完美秀麗,巖石的形態卻難以攀登。
雪因自身寒冷而閃耀明亮,說明它馬上就會消融。
孤獨的身影倒映在冰鏡中,寒冷的光芒映照在玉顏上。
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而是留在歲月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積雪為象征,暗示了虛心接受道義的重要性。詩人以積雪形成小山的景象,來比喻一個人應該保持虛心的態度,不論遇到什么情況,都應該心懷謙卑。詩中的小山被賞賜,象征著在保持謙卑的同時迎來了回報。詩人通過這種象征手法,生動地表達了道德和美的意義。
此外,詩中還描繪了自然界的景象。飛雪伴隨著春天的到來,猶如彌漫在春庭上的寧靜和閑適。詩中描繪的巖石和鏡面,更加凸顯了孤獨和寂寞的意象,同時也表達了冰冷和光芒的對比。這些景象與詩人對虛心的態度形成了對比,使整首詩具有了立體感和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