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鴟夷子皮贊 / 作者:李華 |
龍蟠幽谷,非時則伏。
蟬蛻高枝,飲露而飛。
進如風行,退若云歸。
冥冥其幾,赫赫其居。
于越霸興,強吳蕩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
|
鴟夷子皮贊解釋: 詩詞:《鴟夷子皮贊》
龍蟠幽谷,非時則伏。
蟬蛻高枝,飲露而飛。
進如風行,退若云歸。
冥冥其幾,赫赫其居。
于越霸興,強吳蕩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譯文:
龍蟠于深谷中,不是時候則蟄伏。
蟬蛻在高枝上,喝露水而飛翔。
前進如疾風行駛,后退如云歸。
默默地計劃,威嚴地居住。
在越國崛起,征服了強大的吳國。
功業完成后不久,先生得到了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龍、蟬和先生(鴟夷子)的形象,并通過對它們的描述,傳達了一種深刻的道德教誨。
首先,詩中的龍被描繪為蟄伏于幽谷之中的神秘存在。龍象征著力量和威嚴,它在非時候保持沉默,等待時機的到來。這表達了一種智慧和耐心的品質,暗示人們應當待機而動,等待合適的時機才展現自己的能力。
其次,蟬則被描繪為在高枝上蛻變成翅膀,喝露水而飛翔的昆蟲。蟬的蛻變象征著成長和變革,喝露水則象征著從大自然中獲取滋養和能量。這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鼓勵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便在適當的時候展翅高飛。
最后,詩中提到的先生(鴟夷子)被贊頌為能夠在越國崛起并征服吳國的人。這暗示了一個重要的道德觀念,即功成不居。先生在完成偉大的功業后并沒有停止,而是將其傳承給后人,讓后人繼續發揚光大。這傳達了一個價值觀,即個人的成就應該為社會和后代的福祉服務。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龍、蟬和先生的形象,以及對它們象征意義的詮釋,傳達了一種智慧、耐心、成長和奉獻的道德觀念。它鼓勵人們在面對困境時保持耐心,積極成長并將個人的成就貢獻給社會,以實現更大的價值和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