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使朔方,贈郭都護 / 作者:李華 |
絕塞臨光祿,孤營佐貳師。
鐵衣山月冷,金鼓朔風悲。
都護征兵日,將軍破虜時。
揚鞭玉關道,回首望旌旗。
|
|
奉使朔方,贈郭都護解釋: 奉使朔方,贈郭都護
絕塞臨光祿,孤營佐貳師。
鐵衣山月冷,金鼓朔風悲。
都護征兵日,將軍破虜時。
揚鞭玉關道,回首望旌旗。
詩詞的中文譯文:
奉命駐守塞疆,贈送給郭都護
在邊境孤軍臨近著皇宮,孤營輔助另一支軍隊。
寒冷的山月照耀著鐵衣,朔風中響起了金鼓的悲鳴。
都護在出征的日子里,將軍在戰勝虜寇的時刻。
驅馬飛奔于玉關的道路,回首仰望旌旗飄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李華所作,描述了一位都護在奉命駐守邊境,贈予給郭都護的場景。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和戰爭場面的描繪,表現了戰士們在艱苦環境中保衛國家的忠誠和奉獻精神。絕塞臨光祿,說明都護所在的地方是邊疆的要地,他們孤軍奮戰,佐助其他軍隊。鐵衣山月冷,金鼓朔風悲的描寫,給人一種邊疆防守的嚴酷環境和緊張氛圍。都護征兵日,將軍破虜時,表達了士兵們戰勝敵寇的勇猛和勝利的時刻。揚鞭玉關道,回首望旌旗,揭示了將士們辭別家鄉、奔向戰場的壯麗場面,也展現了他們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
整首詩詞簡潔有力,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戰爭場面的描繪,表現了軍隊在邊疆的艱苦環境下保衛國家的忠誠和奉獻。詩人通過描寫了奔馳上陣、勝利獲得時的情景,表達了對軍人的贊揚和敬佩之情。詩詞展示了邊疆的壯麗景色和戰士們的英勇形象,傳遞了愛國主義情懷和軍人榮譽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