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都望幸 / 作者:章碣 |
懶修珠翠上高臺,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君王自領美人來。
|
|
東都望幸解釋: 《東都望幸》是唐代詩人章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寫的是詩人站在高臺上俯瞰東都,望著皓月和美人,感嘆自己懶散不修,沒有機會與美人相遇。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懶散地站在珠翠修飾的高臺上,
皓月正與美人肩并肩,我卻無法親近。
即使我東巡,也無濟于事,
君王自己領著美人親臨。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美景和美人的遙望和無奈。詩中的“東都”指的是長安,是唐朝的都城,在當時是繁華熱鬧的,象征著人世間的榮華。
詩人站在高臺上,眺望東都,看到月亮和美人并肩而立。詩人渴望能與美人相遇,但遺憾的是他懶散不修,無法與美人相應。詩人體會到自己的無力和徒然,即使東巡也無法改變現狀。而君王卻能夠親臨美人身邊,享受美人的陪伴。
這首詩詞意境優美,字里行間透露出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無奈。他對美景和美人的渴望,同時也流露出對人生無常和不公的感嘆。整首詩以東都的光景和美人為線索,描寫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將個人的愿望與現實的差距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精煉的意象,展示了唐代詩人精湛的藝術才華和對人生的思考。讀者在品味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現實的無奈,也能夠從中汲取一些共鳴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