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月 / 作者:章碣 |
殘霞卷盡出東溟,萬古難消一片冰。
公子踏開香徑蘚,美人吹滅畫堂燈。
瓊輪正輾丹霄去,銀箭休催皓露凝。
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
|
|
對月解釋: 《對月》是唐代詩人章碣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月亮的贊美和對世間美好事物的渴望。
詩詞中首先描繪了黃昏時分的景象:“殘霞卷盡出東溟,萬古難消一片冰。”這里以夕陽西下、夜幕降臨為背景,比喻夕陽的余暉即將消失,如同一片冰塊那樣持久。
接著,詩人通過描述一個公子和美人的場景來表達情感:“公子踏開香徑蘚,美人吹滅畫堂燈。”一方面反映了美好的環境和人物,另一方面也暗示著美好的時光即將結束。
詩的下半部分將詩境轉向了天空:“瓊輪正輾丹霄去,銀箭休催皓露凝。”以“瓊輪”和“銀箭”描繪月亮,意味著詩人對月亮的仰慕和追逐。同時,也表達了月亮逐漸升起的景象,以及夜晚皓月高懸的美麗。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一個幻想之地:“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這里以洞天和水晶臺殿為形象,暗示了藏在詩人心中的理想國。冷層層的水晶臺殿,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讓人產生遐想和幻想。
總體來說,《對月》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理想國的憧憬。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