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句荔枝已成吾發白 / 作者:蘇軾 |
荔枝已成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
|
殘句荔枝已成吾發白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題為《殘句荔枝已成吾發白》。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荔枝已成吾發白,
猶作江南未歸客。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的"荔枝"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吾發白"則意味著自己的頭發已經變白,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年華的凋零。"江南未歸客"指的是蘇軾自己,他曾在江南地區游歷,而此刻他仍未能回到江南的心靈之地,暗示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未知的迷茫。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歲月流逝和人生變遷的主題。通過"荔枝已成吾發白"的比喻,蘇軾將自己的頭發與荔枝相聯系,暗示著時間的無情和不可逆轉的變化。荔枝是一種夏季的水果,象征著年輕和繁盛,而頭發的變白則意味著老去和衰老。這種對比營造出一種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歲月流逝對人生所帶來的變化和無常。
另一方面,"江南未歸客"這句表達了蘇軾內心的不安和迷茫。江南是蘇軾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他對那里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然而,他此刻身處他處,未能回到江南,暗示著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迷茫不安。這種情感的表達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郁和無奈之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時光的流逝、人生的變遷以及對過去的眷戀和未來的迷茫。它通過荔枝和頭發的對比及"江南未歸客"的表達,喚起了讀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展示了蘇軾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