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父歌三首 / 作者:李珣 |
水接衡門十里余,信船歸去臥看書。
輕爵祿,慕玄虛,莫道漁人只為魚。
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閑。
傾白酒,對青山,笑指柴門待月還。
棹警鷗飛水濺袍,影侵潭面柳垂絳。
終日醉,絕塵勞,曾見錢塘八月濤。
|
|
漁父歌三首解釋: 《漁父歌三首》是宋代詩人李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接衡門十里余,
信船歸去臥看書。
輕爵祿,慕玄虛,
莫道漁人只為魚。
避世垂綸不記年,
官高爭得似君閑。
傾白酒,對青山,
笑指柴門待月還。
棹警鷗飛水濺袍,
影侵潭面柳垂絳。
終日醉,絕塵勞,
曾見錢塘八月濤。
譯文:
水接衡門十里有余,
我駕著可靠的船歸去,躺下來看書。
不在乎輕財祿位,卻追求玄妙虛無。
不要說漁夫只為了捕魚。
我躲避塵世,在河邊垂釣,不計較歲月。
官位再高,也無法與你相比的閑適。
倒滿白酒,對著青山,
笑指著柴門等待月亮歸來。
劃槳時,警惕著飛翔的海鷗,水濺濕了我的衣袍,
影子侵入湖水,柳枝垂下如絲絳。
整日沉醉,不再憂勞,
曾經見過錢塘江八月的波濤壯闊。
詩意和賞析:
《漁父歌三首》以漁父的生活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
首聯寫漁父的歸航,描述了漁父駕船回家的情景,通過船歸和躺著看書,展示了漁父的自由自在和閑適生活。
接著,詩人以漁父的生活態度進行反思,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詩中提到"輕爵祿,慕玄虛",漁父并不看重世俗的榮華富貴,而是向往那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第二聯寫漁父垂釣的生活,表達了漁父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心境。漁父不計較年歲,寧靜地垂釣于湖邊,與閑適自在的生活相伴。他傾酒對著青山,以自然山水作為心靈的寄托。
最后一聯通過描寫漁父劃船時的情景,突出了自然景觀的美妙。海鷗飛翔,水濺濕衣,柳枝垂下成練,展現了寧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色。詩人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喜愛和向往,以及對繁忙世事的拋卻。
整首詩以漁父的生活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漁父心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追求寧靜自由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對自然和閑適生活的向往。漁父被描繪成一個追求心靈自由和與自然融洽的形象,他在自然環境中垂釣、欣賞美景,并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詩中的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與漁父的心境相呼應,形成了一種寧靜、恬淡的意境。
整首詩以平實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和純粹生活的追求,體現了宋代士人對于心靈寄托和追求內心平靜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漁父的形象,傳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贊美,呼喚人們追求內心的平和與自由,遠離功名利祿的紛擾。同時,詩中運用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的描寫,使詩情更加真實、生動,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