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中觀月 / 作者:蘇軾 |
璃玻千頃照神州,此夕人間別是秋。
地與樓臺相上下,天隨星斗共沉浮。
一塵不向山中住,萬象都從物外求。
醉吸清華游碧落,更于何處覓瀛洲。
|
|
潮中觀月解釋:
《潮中觀月》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璃玻千頃照神州,
此夕人間別是秋。
地與樓臺相上下,
天隨星斗共沉浮。
一塵不向山中住,
萬象都從物外求。
醉吸清華游碧落,
更于何處覓瀛洲。
詩意:
《潮中觀月》是一首描繪觀賞月亮的詩詞。詩人通過觀察潮水中的月亮,表達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在月光的照耀下,人間的景色變得異常美麗,仿佛秋天不再是凄涼的季節。地面和樓臺在潮水的上升和下降中相互對應,天空也隨著星斗的出沒而起伏。詩人感慨人生短暫,不愿停留在塵世之中,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他渴望超脫塵俗之物,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和人生意義。
賞析:
《潮中觀月》以蘇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富有想象力的景象。詩中的"璃玻千頃"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水面,給人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此夕人間別是秋"表達了詩人對景色的贊美,他通過觀賞月亮將秋天的凄涼之感拋諸腦后。"地與樓臺相上下,天隨星斗共沉浮"運用對仗句和夸張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地面、樓臺和天空隨著潮水和星斗的變化而起伏。"一塵不向山中住,萬象都從物外求"表達了詩人對超越塵世的向往,他不滿足于平凡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深遠的意義。"醉吸清華游碧落,更于何處覓瀛洲"通過意象豐富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追求理想之地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蘇軾獨特的筆觸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