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正日臨朝應詔 / 作者:李百藥 |
化歷昭唐典,承天順夏正。
百靈警朝禁,三辰揚旆旌。
充庭富禮樂,高宴齒簪纓。
獻壽符萬歲,移風韻九成。
|
|
奉和正日臨朝應詔解釋: 奉和正日臨朝應詔
化歷昭唐典,承天順夏正。
百靈警朝禁,三辰揚旆旌。
充庭富禮樂,高宴齒簪纓。
獻壽符萬歲,移風韻九成。
中文譯文:
奉承天命,昭示唐朝恢弘文化和優越地位。
百鳥啼鳴警醒晨禁,三辰之間升起彩旗。
庭院充滿著盛大的禮樂,莊嚴的宴會上賓客們帶著華麗的頭飾。
獻上治國符咒,祈祝萬歲,帶給朝廷祥瑞:
播撒移風易俗的音樂,照進人們心中的喜悅。
詩意:
這首詩是李百藥應詔寫的奉和詩,贊美了唐朝的昌盛和文化興旺。詩中通過描繪朝廷的繁榮景象,形容了朝會莊重隆重的氛圍和慶祝活動的盛況。同時,詩人借用鳥鳴的圖景,讓人們感受到了新一天的到來和希望,寓意著吉祥如意和吉慶有余。整首詩以娓娓動聽的詞句表達出對昌盛朝代的美好祝福和對豪華慶典的歌頌。
賞析:
李百藥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盛世唐朝的莊嚴和繁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對偶、反復、象征等,使整篇詩顯得生動而且朗朗上口。通過描述宮廷的盛況和盛大的慶典,使讀者真切感受到了壯麗的畫面和喜慶的氛圍。詩人的詩意深邃,同時也給人以希望和憧憬。整首詩充滿了喜慶和吉祥的氣息,寓意著唐朝的繁榮和國泰民安。這首詩既是李百藥對唐朝盛世的頌揚,也是對皇帝的恭敬和祝福,體現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儒雅而高尚的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