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漢江 / 作者:李百藥 |
東流既瀰瀰,南紀信滔滔。
水激沉碑岸,波駭弄珠皋。
含星映淺石,浮蓋下奔濤。
溜闊霞光近,川長曉氣高。
檣烏轉輕翼,戲鳥落風毛。
客心既多緒,長歌且代勞。
|
|
渡漢江解釋: 《渡漢江》是唐代詩人李百藥的作品。詩人以渡過漢江為背景,表現出江水東流、波濤洶涌的景象,以及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界的生機勃發。詩歌充滿了豪放和壯美的意境。
中文譯文:
東流既瀰瀰,南紀信滔滔。
水激沉碑岸,波駭弄珠皋。
含星映淺石,浮蓋下奔濤。
溜闊霞光近,川長曉氣高。
檣烏轉輕翼,戲鳥落風毛。
客心既多緒,長歌且代勞。
詩意和賞析: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漢江東流的情景,用“瀰瀰”形容漢江水勢洶涌,展現了江水的浩大和壯麗。第二句表達了南紀(即巴蜀地區)的江水也是滔滔洶涌,說明了詩人所處之地的江河壯麗景色。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江水拍打碑岸,波浪打在珠皋(水中小島)上,形容波濤洶涌的景象。這里使用了“激”、“駭”等詞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江水的猛烈和澎湃動力。
詩的下半部分,通過用“含星映淺石”來描繪水面上閃爍的星光映在淺淺的石頭上,用“浮蓋下奔濤”來表達江水滾滾而下的景象,再用“溜闊霞光近,川長曉氣高”來形容天空的曉光將江水遠近景象都表露無遺,增添了整個景象的美感。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檣桿上的烏鴉展翅飛翔,以及空中的玩耍的鳥兒的羽毛飄落,生動表現了江水中人和自然界的互動場景。
最后一句“客心既多緒,長歌且代勞”表達了詩人身為過客,心情激蕩,他用長歌演繹著這一壯美景象,代表自然界的生命力,并借此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整首詩以壯美的江水景象為背景,通過生動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物與風光之美的贊賞。同時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通過詩歌,詩人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到江水的奔流與生命力。這首詩語言質樸,景象自然,富有藝術感,展現了唐代詩歌的豪放與壯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