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見贈 / 作者:徐彥伯 |
聞有獨往客,拂衣捐世心。
結欣薄枉渚,撰念縈舊林。
經亙去崖合,冥綿歸壑深。
琪樹環碧彩,金潭生翠陰。
沿洄弄沙榜,詭仄眺明岑。
夕聞桂里猿,曉玩松上禽。
雜佩蘊孤袖,瓊敷綴雙襟。
我懷滄洲想,懿爾白云吟。
秉愿理方協,存期跡易尋。
茲言庶不負,為報巖中琴。
|
|
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見贈解釋: 《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見贈》,唐代徐彥伯所作。詩意表達了作者聞說有獨自前往山谷的游客,因此自己也拋棄了塵世的心念。在美麗的水邊和古老的樹林中,懷念著過去的事物。通過無盡的山谷和深深的洞穴,終于回歸了寂靜的地方。琪樹圍繞著碧藍的色彩,金色的池塘里生長著翠綠的草。河流旁邊沙子上閑逛,眺望著奇異而陡峭的山峰。黃昏時聽到桂樹林中的猿聲,清晨時賞鳥兒在松樹上飛舞。帶著各種佩飾的孤獨袖子,用瓊花點綴雙襟。我懷念滄洲的景致,歌頌著你崇高的白云。懷著堅定的決心互相幫助,存留心跡易于發現。此言愿不負所望,以報答在山洞中的琴音。
中文譯文:
聽說有位獨自前往山谷的游客,
我也不顧塵世煩憂拋棄了心念。
在美麗的水邊和古老的樹林中,
懷念著過去的事物縈繞心頭。
經過無盡的山谷與深深的洞穴,
終于回歸了寂靜的地方。
琪樹圍繞著碧藍的色彩,
金色的池塘中生長著翠綠的草。
河邊的沙子上游走著,
眺望著奇異而陡峭的山峰。
在黃昏時能聽到桂樹林中猿的鳴響,
在清晨時能欣賞到松樹上鳥兒的翱翔。
孤獨的袖子上佩戴著各種飾物,
雙襟點綴著瓊花。
我懷念著滄洲的景致,
并歌頌你崇高的白云。
懷著堅定的決心相互協助,
保留下來的痕跡易于尋找。
希望這番話不負期望,
以回報在山洞中的琴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追求自由與寧靜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自然和過去的向往。通過描繪多樣的景色和韻律的運用,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和美的感覺。詩人以獨特的語言表達了對過去和自然的美好回憶,并傳遞給讀者一種追求內心平靜和心靈自由的意境。整首詩構思精巧,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富有韻律的語言,形成了一種旖旎而又朦朧的意境,使讀者產生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