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邊卒思歸 / 作者:司馬扎 |
有田不得耕,身臥遼陽城。
夢中稻花香,覺后戰血腥。
漢武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中原半烽火,比屋皆點行。
邊土無膏腴,閑地何必爭。
徒令執耒者,刀下死縱橫。
|
|
古邊卒思歸解釋: 詩詞《古邊卒思歸》描寫了一位古代邊卒為了國家的戰爭而奮斗、犧牲的景象。詩人司馬扎通過描繪這位身臥在遼陽城的邊卒的夢境和現實,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和痛苦,對中原地區無煙火的向往和對邊地資源貧乏的追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有田不得耕,身臥遼陽城。
夢中稻花香,覺后戰血腥。
漢武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中原半烽火,比屋皆點行。
邊土無膏腴,閑地何必爭。
徒令執耒者,刀下死縱橫。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通過邊卒的視角,表達了戰爭給平民帶來的痛苦和無奈。邊卒雖然有田地,但由于長時間戰亂無暇耕種,導致田地荒蕪。他在遼陽城里躺臥,夢境中卻能夠聞到稻花香氣,但在戰場醒來后,卻只能看到鮮血的殘酷現實。在邊卒看來,漢武帝遠在深宮中,只思念著邊陲苦難的繁華,而中原地區卻充斥著無數戰火的烽煙,每間房屋都能看到點燃的火光。
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戰爭的痛苦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他質問為何閑置的土地不去爭奪,而是讓那些持耒者去為國家不斷戰斗。他指出,這種戰爭只會導致更多人的生命走向血腥的死亡,而邊地土地本來就貧瘠,爭奪它們又有何意義呢?
這首詩詞帶有強烈的抗戰思想和對戰爭的警示,揭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它通過描繪具體的景象和細節,使讀者深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無奈,引發人們對和平的思考和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