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渭南晚次華州 / 作者:司馬扎 |
前樓仙鼎原,西經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驛樹。
我行傷去國,疲馬屢回顧。
有如無窠鳥,觸熱不得住。
峨峨華峰近,城郭生夕霧。
逆旅何人尋,行客暗中住。
卻思林丘臥,自愜平生素。
勞役今若茲,羞吟招隱句。
|
|
自渭南晚次華州解釋: 自渭南晚次華州,意味著詩人司馬扎在旅途中晚上到達華州,這是一首描述旅途中所見所感的詩詞。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意為:
我在渭南晚上到達華州,
前方的樓閣像仙人般高聳,
在西方經過赤水渡。
火云蔓延進入村巷,
雨后的余露依附在驛站旁的樹上。
我行走在旅途中,思念故國帶來傷感,
疲乏的馬兒屢次扭頭望向后方。
我像一只無家可歸的鳥兒,
觸碰到炎熱卻無法停歇。
高大的華山越來越近,
城郭之間籠罩著夕陽下的薄霧。
在這陌生的旅途上,有多少人尋找著歸宿,
行人們悄悄地在暗中尋求住所。
不由得想起過去休息在林丘的時光,
感到對平淡的生活感到滿足。
現在的勞役就像當年一樣,
但羞于吟唱來招引隱者的詩句。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旅途疲憊的感受。他以自然景物來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同時也反映了他對平淡生活的向往,對逃避現實的渴望。詩中描繪的華山、城郭和村巷等景物,通過意象的運用,將詩人的情緒與景物相融合,使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情感。這首詩詞展示了唐代詩人筆下的一幅旅途風光和對歸宿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內涵。 |
|